close

 

葡萄 葡萄並不產于美洲,而是在1500年前由西班牙人帶來的。更早建立葡萄園的嘗試是在南美洲北部的加勒比海、墨西哥、秘魯等北方的氣候區,但是沒有成功。然而。在智利葡萄樹才第一次找到了真正的新的家園。隨西班牙殖民者而來的天主教傳教士對舉行宗教儀式而缺乏最重要的葡萄酒而感到遺憾,他們就著手解決這個問題。人們一致認為是弗雷·弗蘭西斯科·卡瑞班特是第一個在1548年左右通過康塞普西翁港(Concepción )將葡萄樹帶入智利的人。自此,葡萄樹成功且快速的遍植于智利-從北方的利馬瑞(Limarí)山谷到南部的(Bí­o-Báío )比奧比奧山谷,形成了現在的智利葡萄酒的主要產區。

當然,當時智利對葡萄酒的渴求並不僅限於教堂,一些歐洲移民對傳統的飲品的選擇也是一個大量而長期的需求,雛形中的首都聖地牙哥焦渴的居民也期盼著葡萄酒,環繞四周的邁波( Maipo)山谷正是天然的富產葡萄的好地方。

在十九世紀早期,隨著航海事業的進一步發展,橫越大西洋的航行變得實際可行,剛剛從西班牙殖民統治下獨立的智利,渴望從歐洲本土獲得知識,一些富裕的家族成員開始了大陸間的朝拜,他們從多方面改變著智利的生活和文化,而法國就是一個倍受喜歡的目標,不久,法國的風俗,從飲食到服裝到建築等各種文化在智利的上層社會繁榮起來了,沒多久,第一個具有法國風格的葡萄酒莊也隨著出現了。

先鋒和有害物

到了十九世紀中葉,在智利掀起了一股熱衷於歐洲風格葡萄酒熱情。一些靠採礦業積累了巨額財富的富裕的家庭走出城市並建造了葡萄園環繞的氣派的莊園。

自然主義者和科學的先鋒―― Claudio Gay 先生出於試驗的目的從法國帶來了30多個不同的葡萄品種到智利大學的農業研究中心。

普遍認為,Silvestre Ochagavia是第一個在此二十年後將法國的不同的葡萄品種引種到智利邁波山谷的人,很多人隨即跟隨,智利的很多傳統的酒莊也相繼建立了。比如:Carmen, Concha y Toro, Cousiño Macul, Errá¡zuriz, San Pedro, Santa Rita, Undurraga, and Urmeneta。一些新的葡萄品種,像赤霞珠,梅樂,卡曼納等等,都被釀造出了品質高貴的葡萄酒,並迅速獲得了很高的聲望,並代替了傳統的派斯(País)葡萄――如今這種葡萄僅保留於鄉村,僅作為鄉村葡萄酒而用於本地消費。

智利的釀酒歷史進入了一個嶄新階段,在新世界中它能釀造出品質極其高貴的葡萄酒。這個小小的南美國家也是幸運的,歐洲國家的葡萄酒行業正要忍受著一場智利永遠不會發生的危機。

大西洋兩岸大陸間的往來給雙方帶來了巨大的利益,但也帶來了負面影響。歐洲一些狂熱的園林愛好者從美國進口了一種葡萄樹,這種葡萄雖然對釀酒毫無用處,但它外觀好看,藏在美國本地葡萄藤裏具有破壞性的害蟲葡萄根瘤蚜也被無意間攜帶而來。 歐洲本地葡萄對這種預先沒有檢查出的微小但兇猛無比的寄生蟲毫無防備,舊世界數千公頃的葡萄園被迅速毀滅了。同時,這種害蟲在美國進口歐洲本地葡萄時又重新返回美國,致使人們能長時間沒有明白其中的原因。但是,智利直到今天也無此病害。

人們花了很長時間才弄明白並找到解決歐洲葡萄根瘤蚜的難題,同時,也使大批的釀酒師到新世界去尋找工作。智利理所當然的歡迎許多法國的專家來幫助他們發展自己新興的行業。至此,法國的葡萄樹以及法國的專家,再加上智利優越的自然環境,使智利新興的葡萄酒行業在品質上取得了跳躍式的發展,迅速滿足了本土和海外的需求。

二十世紀早期對智利而言是一個與世隔絕的時期。儘管十九世紀末二十世紀初在葡萄酒釀造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功,但是,第二次世界大戰和幾十年的閉關自守,使這個國家踏上了與世界在技術上隔絕的近五十年的孤獨之旅。在二十世紀中期的土地改革中,智利的葡萄酒行業又被徵收重稅,在日益全球化、貿易世界化的進程中,這裏仍處於孤獨之中,致使智利遠離葡萄酒貿易幾十年。在十九世紀八十年代智利仍然實行閉關自守的政策,這勢必在智利釀酒史上掀起又一次新的浪潮。

新時代的必經之路

步驟一:酒窖 隨著複雜的、帶有限制性的國內政策的廢除和外來政治干涉的放鬆和消失,曾對消費者產生深刻影響的智利葡萄酒在二十世紀七十年代發生了改變。從1980年開始,寬鬆的立法和國家經濟的開放使葡萄酒行業開始了一場革命。

外來影響在智利葡萄酒行業又一次扮演著一個中關鍵的角色。西班牙釀酒師Miguel Torres 在Cueico 建立了一個全新的酒莊,並且介紹現代的技術和工藝,例如採用不銹鋼酒罐,在此行業開始了一個新的趨勢。

 

步驟二:葡萄園

全行業革新的第二次浪潮集中在葡萄園。曾經認為只有把葡萄送到酒莊他們就開始工作的釀酒師們被鼓勵走出酒莊深入田間同葡萄種植者一起密切合作,提高葡萄的品質-酒的品質是由葡萄的品質決定的。葡萄的品種的選擇僅限於原來的白蘇維翁(Sauvignon Blanc)、霞多麗(Chardonnay)、赤霞珠( Cabernet Sauvignon)和梅樂(Merlot )。新的葡萄品種增加了,並且葡萄園也採用了新的管理技術,例如:滴水灌溉和垂直格子架。這些大大提高了葡萄的品質並減輕了葡萄藤的承重。

智利著名的葡萄品種卡曼納(Camanere)就是在這個葡萄園的革新過程中出現的。人們原來只知道智利的梅樂(Merlot)是獨特的,當地的種植者其中有一個品種同其他的葡萄藤不盡相同。直到1944年法國的Jean Michel Boursiquo T才給這個不同的品種命名為:卡曼納(Carmenere)-一個在法國遭受葡萄根瘤蚜危機之前就被移栽到智利的品種。這種晚熟品種很難在涼爽的氣候區和易染根瘤蚜的地方種植,事實上,直到在智利被重新發現,這種珍貴稀有的葡萄在它的故鄉--法國的波爾多――永遠消失並被遺忘了。從那以後,大規模的將兩個品種分開的工作開始了,根據它們不同的特點來管理,並形成了他們各自的特色。

 

步驟三:尋找產區

第三階段也是現階段,現代智利葡萄酒釀造業進入了一個尋找產區的階段――即更好的瞭解和尋找與葡萄樹相適應的環境。意識超前的葡萄種植者們現在開始在更高緯度的地方建造葡萄園,對傳統葡萄產區的認識提出了挑戰。(注:傳統葡萄酒產地包括:北到Elqui 山谷,南到Bio-Bio 山谷,甚至Osorno 山谷,東到安第斯山麓,西至太平洋海岸。)

儘管擁有近500年的歷史,但是智利葡萄酒行業仍然是年輕而富有活力的,正在不斷的滿足日益增長的世界市場的需求。在世界的5大洲的90多個國家都可以看到智利葡萄酒的身影。其中歐洲,美國,特別是亞洲的銷量穩步增長。

 

智利葡萄酒組織在努力促進智利葡萄酒行業的發展中起到了重要作用,也為葡萄酒貿易和消費者提供了源源不斷的資訊。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oceansky2009 的頭像
    oceansky2009

    智利紅酒館

    oceansky2009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